為什麼說騾子懷孕必亡,無法生育?原來是「馬和驢」惹的禍

花樱 2022/12/06 檢舉 我要評論

民間有傳, 騾子無法生育,即使是懷孕了,騾子也必須 付出生命的代價

你見過這種生物嗎

原來,這一切的背后都是「馬和驢」惹的禍,具體情況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騾子的誕生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之后產下的品種,雄馬和雌驢誕生的后代叫做「驢騾」,反之則是「馬騾」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騾子大多是馬騾,因為馬騾的基因繼承了馬的健壯和驢的耐勞, 最具實用價值

充滿奧秘的基因鏈

而且馬騾誕生的幾率約為70%,驢騾不過30%,這也大大增加了人類社會中馬騾的數量。

但并不是所有雜交物種都如此幸運,騾子只不過是其中的例外。

比如,動物園當中既像老虎又像獅子的動物,人們將其稱為 獅虎獸或者是虎獅獸,其壽命小于獅子和老虎的任意一方,而且大多夭折在了幼年時期。

獅虎獸與虎獅獸

相對而言,由于馬和驢的物種關系非常近,并且在染色體的配對上,馬有64條,驢有62條,騾子和幸運地得到了63條染色體。

騾子繼承了馬和驢的大部分優點,相對來說壽命也比較長,一般可以被人類役使30年左右。

在我國,騾子的出現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騾子。

幼騾

當時的人們將這種神奇且稀有的生物看做是至寶,一般只出現在 皇室當中,屬于皇家觀賞動物。

近代以來,隨著生物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掌握了培育物種的技巧,大量的騾子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人們利用騾子進行農耕,反過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健壯的騾子

數據統計,截至1985年,全世界大約有 1400多萬匹騾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培育出的品種。

可悲的是,所有的騾子都沒有繁衍后代的能力,無法自然生殖。

騾子的生殖能力

從生物學上來講,馬兒精細胞當中的染色體數量是32條,驢卵細胞當中的染色體數量為31條。

但由于基因并不能完全配對,因此騾子的基因有 很強的隨機性

打個比方,其中一個對子有15條染色體來自馬,17條染色體來自驢,另一個對子則是有17條染色體來自馬,14條染色體來自驢。

驢子 馬 與騾的染色體排列

以此類推,排列組合的方式大約有 42.9億種,其中只有兩種情況能夠產生受精卵。

那就是,其中的染色體一方全部來自馬或者全部來自驢。

騾子并不是完全沒有生育能力,只是說它的生育機率低得驚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理論上來講,如果真的誕生下后代,那麼幼崽長大之后,也會偏向馬或者是驢的其中一方,基本沒有騾子的特征。

這似乎又回到了起點。

1加1等于新的1

此前,人們就在摩洛哥發現了一只灰白騾子產下的后代,人們發現其后代更像驢。

科學家通過基因追蹤,最終發現,這個幼崽的父親是一只黑色的驢。

這個小家伙并不是自然降生的,而是人們在發現騾子懷孕后,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幫助母騾繁衍出來的后代。

懷孕必死

通常來講,雌性騾子有性功能,也有供給后代成長的子宮,但是卻 沒有可以開合的盆骨

盆骨是 哺乳類動物在繁衍后代之時,必不可少的身體結構,盆骨的張力越大,雌性難產的機率也就越低。

這是因為,哺乳類動物在繁衍后代的時候,需要在子宮當中孕育胎兒,越是高等的動物,孕育的時間也就越久。

受精卵在子宮中分裂發育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胎兒在子宮當中越來越大,對母體造成嚴重的負擔,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足夠的韌性做支撐,來幫助胎兒和孕育的母體,度過危難時期。

產下后代之時,由于產道狹長,更需要大開大合的盆骨進行配合。

要是在過程當中,盆骨不慎斷裂,胎兒和母體只能二選一,要麼胎兒被狹窄的空間扼殺,要麼母體被撐破死亡。

人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期的時候,人類 孕育后代的周期為15個月以上,當時胎兒對女性的負擔很大,女性產下后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為了人類的延續,女性進化出了10月懷胎(實際上只有8個月到9個月之間)的繁衍特征,并且 優化了盆骨結構,這才 減少了難產的幾率

盆骨結構

要是沒有人類的幫助,騾子懷孕大約一個月就會死亡,這也是為什麼說騾子 懷孕必死

懷孕的機率極低,再加上產子的危險系數極高,種種原因使得騾子無法自然生育。

但是,世界上不缺乏幸運的新生兒。

騾子后代

1924年,南非的一只母騾和公馬生下了一只小馬駒,如果不是人們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是騾子產下的后代。

因為這只小馬駒擁有馬的全部特征,與馬兒和馬兒之間產下的后代別無二致。

又過了7年,這頭小馬駒的 發情期來臨,與另一頭母馬進行交配,并且成功產下了血統純正的后代,至此有關騾子的基因全部消失。

馬幼崽

反之,如果騾子產下的后代為驢的幼崽,那麼在第三代的時候,基因也會回歸驢。

這也表明,騾子雖然是雜交后的新品種,但是它卻 不能獨立為一個物種

無獨有偶,著名生物學家安德森在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實驗,將一只母騾和稀有的雪龍公馬進行交配,并且產下了血脈純正的雪龍公馬。

如果不是產下后代的機率太低,也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防止某些物種的血脈受到「污染」。

雪龍馬

不過,將騾子看做是生育后代的機器無疑是 殘忍的

如今雖然生物實驗并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在實驗上應當善待動物,在盡可能的范圍內保護動物。

這既是對生命自身的尊重,也是人類作為高等智慧生物的責任所在。

回到話題,騾子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對自然界「紅線」的挑戰,但很可惜沒有成功。

這條紅線就是生殖隔離,無數的歲月當中,一直束縛著自然界的生物們。

大家看這是驢子還是騾子?

自然界的生殖隔離

所謂的 生殖隔離是,不同種類或者是同一種親緣關系并不緊密的物種之間,無法交配繁衍,即使繁衍出了后代,結局也是悲劇。

讓人好奇的是,生殖隔離從何而來,又為何束縛著生物的進化?

對于這個問題,科學家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可以明確的是,生殖隔離為物種帶來的好處大于它自身的弊端。

其原因在于,不同基因繁衍后代具有不穩定性,如果沒有限制,各類物種產下的后代千奇百怪,沒有一個固定的發展方向,不利于基因的延續。

騾子由此被剝奪了生育權利

而且隨意雜交也很容易導致某些 基因的流失

也正是有了生殖隔離,我們生活的地球物種龐雜,但是劃分明確,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發展。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