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瑞士馬術選手哥德爾的賽馬「Jet Set」,在東京奧運會意外骨折,并且被實施安樂死的新聞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后來哥德爾還在社交網絡上,宣布了自己「愛馬」去世的消息,指出讓其安樂死的原因是因為 它的韌帶已經撕裂。
Jet Set在比賽之后就因為韌帶撕裂被注射安樂死
許多不了解賽馬的人看到骨折和韌帶撕裂這兩個詞,可能會覺得這不是什麼大病,不能理解為何就這樣便要對其實實施安樂死。 畢竟像大象這種「噸位」的動物,失去一條腿都可以存活下來,身材健壯的馬應該沒有這麼脆弱才對。
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為什麼馬腿斷了就基本活不了呢。
為什麼說馬腿斷了就基本活不了了呢?
特殊的馬腿
你是否見過「瘸腿」的動物呢?
在生活中一些流浪貓、流浪狗的四肢都不健全,有的貓甚至失去了兩條前肢,不過大多數時間它們還是可以堅強的活著。若是運氣好,能夠被人收養的話,日子就更好過了,總之對它們來說,「瘸腿」并不致死。
瘸腿對于常見動物而言似乎并不致命
有人可能覺得這種體型較小的動物不具備參考性,那麼就一起來看看踩到地雷,然后被炸斷右前腿的 大象「莫莎」的情況。
據悉,在它不幸觸雷之后,得到了及時的救治,這之后人們甚至還為其打造了專用的假肢,幫助它重返叢林正常生活。
不難看出,失去一條腿的莫莎并沒有因此被放棄,甚至被施以安樂死,那麼 為什麼只是骨折,還沒有斷腿的「Jet Set」就直接被判處了死刑呢?
大象莫莎失去一條腿后依舊可以正常生活
主要有三個原因,接下來我們分別說說。
第一是 馬腿十分的特殊,大部分人對馬腿的第一印象都是「苗條」,很難想象它是怎麼利用這四條「小細腿」跑得這麼快的。后來,人們通過解剖對馬腿有了深刻的認識。
馬腿的作用主要有三個, 第一是為了保護內臟,第二是為了維持體型,第三則是起到支撐作用。根據資料來看,馬腿的深層肌肉會將其腿部固定在軀干之上,讓其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并且在四肢上還有「減震器」,這讓它們可以快速的奔跑。
馬腿的作用很重要
不過,有利就有弊,由于馬腿承擔了它全身的重量,又要進化的「適合奔跑」,所以 它們的小腿部分肌肉很少,增加了骨折的風險。
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馬蹄的情況,因為馬蹄其實就類似于人的指甲,而它們指甲的長度確實遠遠領先于我們,不過用指甲蓋行走、跑步的滋味兒,估計大家都沒有體會過,畢竟這完全就是違背「生理結構」的,芭蕾舞都沒有這麼變態。
馬蹄相當于人類的指甲
由此可見,利用四條脆弱的腿支撐身體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再碰上一條腿斷了的情況,馬就根本無法「站起來」勉強行走,只能癱在原地等待人們的救援。 若是在野外,癱在原地就等于是在等死。
此外,馬身上特殊的「 蹄機作用」也很關鍵,簡言之就是馬蹄上其實有個「開關」,當重量較大時且接觸到了地面,它的腳跟后面就會向外擴散,以此來承受壓力。當抬起來的時候,又會恢復正常。
而正是因為這個機制,使得馬蹄就像是一個泵, 血液會經過這里再重新返回心臟。畢竟單純靠心臟跳動的壓力,不足以讓馬全身的血液完成循環,所以馬蹄在這個過程中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血液經過馬蹄又會再返回心臟,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因此,一旦馬腿骨折,那麼這些進入這一部分的血液就難以回到心臟,漸漸地就會影響到它全身的健康。
可以說,馬腿的每一次「著陸」,給了馬能夠正常生活的條件,若是它無法「著陸」,懸在半空,那麼馬身體的正常循環就被打破了,在這種情況下,無奈性死亡也是很正常的。
馬蹄的每次落處都有作用
接下來,再看看第二個原因, 它與馬本身的性格有密切關系。
馬是「逃跑型」動物
馬屬于「逃跑型」動物,我國台灣新竹縣體育會馬術委員會的干事,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特意提到了這一點。
這個所謂的逃跑型,其實指的是 馬十分的活潑好動,在野外它們是天生的「獵物」,漸漸地逃跑就成了本能。尤其是在察覺到自己遇見危險情況的時候,它們的腦海中就只剩下「奔跑」的指令。
馬是逃跑型動物
所以當感受到自己腿部骨折帶來的痛苦之后,馬鮮少會安靜的躺在原地,而是會在前期劇烈的掙扎。就算后期進行治療的時候,失去麻藥作用后,馬依舊會不安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只為其局部注射麻藥,或者喂它們吃止痛藥,可能還 會讓馬產生自己身體依舊健康的錯覺。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甚至會想要站起來進行活動,畢竟站立、行走、奔跑對于馬來說就像是「吃飯」一樣,相當重要。
馬腿受傷也依舊會想要站起來活動
由此可見,在有了這一特性,想讓馬安靜地待在原地等待救治是不太可能的。當然,其實拋開馬難以被咱們控制這個難題以外, 治療本身也十分的困難,這是馬腿斷了后不得不死亡的第三個原因。
想治愈「斷腿的馬」十分困難
大家應該都知道「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句話其實不止針對人,其他動物也一樣。可是馬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在不能站立之后,長期躺著不僅會讓它們的血液循環出問題,還會讓它們的身上長瘡,肌肉神經都可能因此壞死。
長期躺著會影響它的血液循環
若是時間再久一些,也可能會出現諸多并發癥,比如 蹄葉炎或者膿腫,總之「臥床休息」對于馬來說是一種更殘忍的折磨。
伊利諾伊大學獸醫學院的獸醫學研究者 Elysia Schaefer 介紹,馬躺著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患上缺血性損傷,這是因為躺著時,身體一側的供血不暢。
正因如此,如果真的要為斷腿的馬做手術,在手術的過程當中,人們還需要 不斷地為其進行「翻身」,以確保在為其「修復腿部」之前,它身體的其他器官不會出問題。但是,這種頻繁的「翻身」,無疑又為手術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馬兒的治療是非常難的
此外由于馬腿十分脆弱,其小腿部位的肌肉又少得可憐,所以當其骨折之后, 斷骨可能會刺穿腿部,暴露的傷口則被外部的大量細菌感染,從而進一步破壞它的正常機體循環。所以哪怕手術成功,后期它們可能依舊會因為感染問題死亡。
綜上所述,別看只是小小的骨折,放在馬的身上就成為了「要命的大病」。就算能夠排除萬難,使手術獲得成功,后期的恢復同樣讓人頭疼。并且,進行手術和后期恢復對于馬來說,不止會讓它的身體感到十分痛苦,精神也會飽受摧殘。
即便只是骨折,對于馬來說也是極為痛苦的
所以更多時候,人們只要發現馬的腿斷了,就會放棄為其治療,直接進行安樂死注射,讓它們安心的離去。若是在野外不小心骨折的野馬,就只能在原地慢慢等待「死亡」,有時候可能會遇見大型食肉動物上來給它們一個了結,這種殘忍的獵殺在此刻反而是「解脫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