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全球物種千千萬,但是卻無形中都遵循著這一自然規律:優勝劣汰。而為了物種獨特性的延續,在進化的過程中又發展出了「生殖隔離」這一機制。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縱觀現如今的物種現狀,自然界中凡是違背這兩大定律的基本都已直接被地球生態淘汰出局。
然而,近日江蘇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內一只雌性孟加拉白虎誕下的三只虎寶寶卻引發了諸多網友關注。據悉,這三胞胎虎其中一只也是白虎,而另外2只則是更為珍稀的雪虎。據統計,雪虎誕生的機率在十萬分之一,而像此次這樣還是雙胞胎雪虎的,就更加稀少和珍貴了。
那麼,為何沒有將孟加拉虎直接與華南虎雜交,挽救華南虎?雪虎本身如此罕有,其個體又增加2名成員,為何專家卻說這并非好事?下面不妨和魔方一起來了解一下,雪虎——這一全球都僅個位數的物種究竟有多特別。
孟加拉虎戰斗力有多強?為何不和華南虎雜交?
孟加拉虎,世界上數量最多且分布最廣的虎亞種,除了作為「國獸」主要分布于印度和孟加拉國外,在我國西藏墨脫也有少量分布。一般來說,野生的孟加拉虎能長到400-500斤左右,體格僅次于西伯利亞虎,就連我國的華南虎也沒它大。與此同時,孟加拉虎身又披棕色和白色外加黑色條紋皮毛,看著還是十分威武霸氣。
而就其戰斗力來說,孟加拉虎體型壯碩,還擁有敏銳的視覺和聽覺,在亞種虎中算是絕佳的優勢品種了。孟加拉虎是一個超強的頂級食肉獸,它不挑食物,小到山雞大到野豬、「世界上最大的牛」印度野牛、亞洲巖蟒、花豹、大象等等都獵殺,且因為肩寬有力頜骨可以更靈活的伸展,因此它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加強。
再者,它會通過肛腺分泌的液體進行氣味標記、刨痕、以及響亮的虎嘯聲進行多重標記,實現十幾到上百平方千米的家域范圍。與此同時,孟加拉虎在自然界的生靈中也是自帶威懾力。據悉,它會攻擊一切出現在它面前的活物,奔跑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因為強大的咬勁可讓獵物直接窒息,因此進食的時候就連成年亞洲象都不敢造次,只能繞道。
而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本來是有5種老虎的。除了寓居東北一角的東北虎以及西藏地區的孟加拉虎外,還有分布于云南的印度支那虎、新疆虎(里海虎)以及華南虎。不過因為各種各樣因素,新疆虎已經滅絕,而分布在我國的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數量有限,而華南虎更是被普遍認為已經野外滅絕,位居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
既然孟加拉虎這麼厲害,于是不少網友就曾提出疑惑,為什麼不讓華南虎與其雜交實現一舉兩得呢?確實,魔方也承認,老虎的亞種之間是可以進行雜交且產生后代、具有生育能力。但是正如諸多專家反對的,想要依靠這兩者雜交擺脫華南虎脫危顯然不現實。況且為了保全華南虎這一我國特有物種的基因,也是不允許這樣做的。
生殖隔離失效?雪虎的父母是誰?
那麼此次如此珍稀的雪虎又是從何而來呢?首先需要了解一點的是,雪虎究竟和白虎有何關系。據悉,它源于白虎,是白虎中的變異種。如果說白虎就是白底黑條紋外觀的話,那麼雪虎就是純純的白色,一點黑條紋都沒有。那麼,白虎又是從何而來呢?
白虎其實也是孟加拉虎的白化種,但是奇特的是,專家表示它并非因病而白化,而是一種基因突變,天生如此。自然而然,雪虎就更加罕見了,因為雪虎是白虎再進行基因變異的結果。統計這一現象的機率低至十萬分之一,全國之前只有7只,再加上現在江蘇新出生的雙胞胎雪虎,也僅僅9只,不足雙位數。
不少網友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關于雪虎爸爸的身份,甚至還有人懷疑難道是生殖隔離失效了,是白虎和孟加拉虎或者白虎和白虎,亦或者是白虎和雪虎產生的后代。其實上文也說到了,白虎和孟加拉虎同屬于一個物種,而雪虎就更是了,因此它們并未違背生殖隔離。
其次,其實關于基因突變就是一種隨機、偶然現象,無法固定預測會出現在具體哪一類個體。因此想要誕生雪虎,肯定白虎的后代可能性更高,至于其「虎爸」是正常的孟加拉虎還是白虎其實都有可能。而就此次江蘇一下子出生的2只雙胞胎雪虎的「虎爸」來說,或許也只有進行「人工干預」的動物園才知道了吧。
思考:全國僅9只卻全集中在動物園!為何說這并非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查閱相關報道可以發現,其實野外出現白虎的機率很低。而就我國的曾報道的多起白虎事件來說,比如:沙東威海榮成市的孟加拉白虎產下4仔,其中3只為白虎另外1只則是純純的雪虎;上海、重慶、無錫等地的野生動物園白虎......等等。其實能發現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白虎乃至雪虎總是出現在動物園。
難道真的就這麼巧?顯然不是!
或許是因為白虎在我國是「四大神獸」之一的祥瑞,也或許是為了博眼球,通常來說我們所見到的白虎幾乎都是人工干預后近親繁殖的畸形產物。而從專家的實際觀察來看,白化后的物種因為白色過于顯眼,在野外生存力會極低。并且因為近親繁殖還會影響白虎的壽命,甚至容易攜帶其他各種病患,比如發育不良、幼崽死亡率高、都是斗雞眼等等。
而更為可怕的是,因為它們特殊,有可能還會面臨更加殘忍的局面——被私人販賣皮毛、器官。而就算有幸逃到了野外,也因為它們的毛色過于顯眼、野外生存力弱使得無法逃過大自然的優勝劣汰。而從根源來看,錯不在它們,而是在人類。而這,也是不少專家呼吁抵制近親繁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