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許多人都聽說過 「潘帕斯雄鷹」, 這一稱呼常常被用來形容阿根廷國家男子足球隊,以在阿根廷草原上翱翔的潘帕斯雄鷹來形容人,足以看出他們的強悍。
擁有強大實力的潘帕斯雄鷹
不過,兇猛的潘帕斯雄鷹與此前在此地生活的世界巨鷹還是差得遠了。這種世界巨鷹名為 「阿根廷巨鷹」, 其翅膀超過7米,身高超過2米,妥妥的鳥中「巨無霸」。自從科學家發現它之后,至今都沒找到能與之對抗的天敵。
那麼,阿根廷巨鷹真如傳聞所言是以吃獅子為生的嗎?這家伙是如何滅絕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曾稱霸天空的阿根廷巨鷹
神秘的阿根廷巨鷹
一直以來,人類是十分羨慕鳥類,因為它們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后來在飛機出現之后,這種羨慕的情緒才有所緩和。 而為了可以順利起飛,鳥的重量和體積一般不會太大,畢竟如果太大了保持長期飛行還是很費勁兒的。
但是當人類發現 阿根廷巨鷹相關的化石之后,這一認知就被改變了。
阿根廷巨鷹的骨骼模型
這家伙算得上是如今許多大型猛禽的祖宗, 生活在600萬年前,體重可以達到70公斤,翅膀的長度甚至能超過7米,這就意味著它張開雙翅從我們頭頂飛過的時候,就如同一架 「輕型飛機」飛過。
當然,這家伙不僅張開雙翅之后大得離譜, 即使是落地站立時身高也超過了2米。
和飛機體型相差不大的阿根廷巨鷹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一只老鷹站在你面前,并且用「鷹眼」靜靜地注視著你,那一刻你的內心感受將是怎樣的。想必大部分人都會被直接嚇傻, 畢竟這體格也太「犯規」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阿根廷巨鷹大得離譜,但是它依舊算不上是人類已知的最大飛禽。根據資料來看, 人類已知的最大飛禽是桑氏偽齒鳥,這種鳥是一種史前海鳥,也早已滅絕了。
桑氏偽齒鳥化石與復原圖
但不管體型排在第一還是第二,阿根廷巨鷹本身的 兇猛程度肯定是更勝一籌的。 并且為了維持生存,個頭巨大的阿根廷巨鷹每天都要攝入大量的食物,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應該算得上是潘帕斯草原上比較「勤勞的生物」了。
那麼,這種世界巨鷹真的是以吃獅子為生的嗎?它們的這個體型真的有利于完成捕獵嗎?
體型巨大的阿根廷巨鷹
世界巨鷹的生活方式備受爭議
咱們在上文中介紹阿根廷巨鷹的時候提到,科學家是根據 化石來對這種巨大的鳥進行復原的。 而發現的化石其實并不完整,所以整個「建模」的過程中是東平西湊地完成的, 這就意味著真正的阿根廷巨鷹可能與我們所復原的存在偏差。
在這種情況下, 它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備受爭議的。許多人認為這家伙長得這麼大,翅膀都在7米左右,吃的食物肯定也是個頭很大的,比如說獅子。
阿根廷巨鷹的構想圖
甚至有人認為, 當時南美洲潘帕斯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動物,其實都是被阿根廷巨鷹消滅的,畢竟它的身材高大,又十分擅長「空襲」,所以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當然也有人持相反意見,部分人認為阿根廷巨鷹的體型大一方面使其獲得了某些優勢, 另一方面卻也讓它們面臨著起飛困難等問題。
阿根廷巨鷹生活環境的構想圖
首先從捕食獅子的角度來說,老鷹抓兔子不少人都見識過,那確實是「快狠準」。但是獅子就不一樣了,它的體型擺在那, 即使阿根廷巨鷹有體型優勢,也很難說直接將獅子叼起來或者抓起來「帶走」的,更別說是逮到直接生吞了。
其次阿根廷巨鷹因為體型的限制, 使得它無法像其他小型鳥類那樣靈活地飛行,甚至說落地之后原地起飛都顯得有些困難。畢竟翅膀實在是太大太重了,這種被人羨慕的存在,在飛行時反而成為了負擔。
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
綜上所述,不少研究這種世界巨鷹的科學家都表示,阿根廷巨鷹的捕獵能力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夸張。相反, 它們的主要食物應該是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并且它們極有可能屬于「食腐動物」。
簡單來說就是阿根廷巨鷹受限于起飛降落困難等原因,它們更多時候會用自己巨大的體型來進行「武力威懾」。
比如在看到某些地面的食肉動物捕食成功之后,阿根廷巨鷹就會湊上前試圖分一杯羹。當然,如果實在無法將對方驅趕開,它也會選擇在這之后去吃一些「殘羹剩飯」。
靠吃腐肉維生的食腐動物
這種生活方式可能并不符合大家對自然界頂級掠食者的預想, 但卻是阿根廷巨鷹選擇巨大身軀之后肯定要面對的現實。自然界向來是這樣, 任何生物的進化選擇都是「有舍有得」的,或許我們羨慕的巨大翅膀其實就是阿根廷巨鷹的負擔呢?
當然了,以上的這些基本都是人們基于現有資料展開的猜測。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阿根廷巨鷹的真實大小尚無定論,這一問題只有等到考古學家找到更多的化石才能解決。
阿根廷巨鷹的復原模型
除此之外,人們也十分好奇,這種生物到底為何滅絕的,因為它們當時在食物鏈當中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 即使飛行能力不太行,也不至于很容易就被其他動物「獵殺」。
阿根廷巨鷹的「滅絕之謎」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阿根廷巨鷹不是因為更強的生物出現才滅絕的,從本質上來說在它生活的那一時期,并未出現任何可以與之對抗的天敵, 因此科學家在探查其滅絕原因的時候往往會提到天氣的影響。
根據科學家的介紹,阿根廷巨鷹在潘帕斯草原翱翔的那一時期, 地球的環境曾出現過明顯的變化,即經歷了一次小冰期。在這個過程當中,許多食物鏈底層的食草動物走入了生存困境,數量變得越來越少。
地球冰期示意圖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著超大食量的阿根廷巨鷹肯定是受到影響了的。就像曾經在海洋中雄踞食物鏈頂端的霸主梅爾維爾鯨一樣, 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消失也與食物的減少有關。
因此, 不難看出自然界當中的食物鏈任何一環變化都會引發連鎖反應,而阿根廷巨鷹當然也是無法逃過這個限制的。
所有生物在食物鏈中都是環環相扣的
再者阿根廷巨鷹由于體型太大, 所以繁殖和生長周期也是比較長的,在性成熟之后雖然每年都會繁殖,但是單次的產卵數量也很少, 基本就在1到2個。
在這種情況下, 這一世界巨鷹的數量并未出現快速增長,所以后來在面臨環境巨變的時候滅絕也是很正常的。
綜上所述,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阿根廷巨鷹的滅絕與環境和其本身都有一定的關系。等到未來有更完整的化石出現以后,或許可以從化石追溯其滅絕的原因。
阿根廷巨鷹的形象設想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知道這種鳥類如此龐大之后,也曾有過這樣的想象, 那就是這種巨鷹能否馱著人類飛翔。當然,這只是基于理論上的一種猜測。
按照阿根廷巨鷹的各方面「三維數據」來說,它的 負重能力還是很強的, 所以如果是載著小孩的話確實是能夠在天空中飛翔的。如果是成年人就不太可能了,畢竟它的體重也只有70千克左右,總不能因為它的翅膀大,我們就直接將其當成「飛機」使用了。
當「坐騎」還是有點勉強的
不過,哪怕就是能飛,相信不少人都是不愿意坐的,畢竟這種在食物鏈霸主身上翱翔的行為,實在是太危險了!就算不在它炫耀自己飛行技術情況下跌下來,可能也會被它帶回住處成為現成的美食